我们或许正在经历,五年来最为冷清的一个春节档。
当然,这冷清和电影本身没什么关系。从史上最佳元旦档,到部分影片下架、撤档,短短几天的跌宕,加上疫/情反复的不确定性,让整个行业从上到下,多了几份谨慎与不安。
必须承认,从2020延续而来的情绪,多少影响了2021春节档的宣发节奏。
变数永远存在,指望如过去几年春节档宣发那般大把砸钱已不现实,包括能提前多久开预售,都是未知。但是不管怎样,策略总是最重要的。
即便抛开大环境影响,今年春节档整体宣发表现,亦呈现出模糊、甚至稍显混乱的局面。在距离大年初一三十余天之际,是时候发力了。
而电影《刺杀小说家》的发力关键词——“奇观”
应该这么说,《刺杀小说家》作为2021春节档最早定档的那个,尤其是先期物料相当惊艳的前提下,却多少在后来走了一些宣发的弯路。
这当然和电影本体不无关系。原作小说改编难度大,拍摄难度大,宣发难度自然也不会小。
首先,要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告诉观众这个是怎样复杂的故事,就不是件容易事。大概直到12月中旬那支广告,才总算是把这个任务搞定。
为了避免起大早赶晚集,《刺杀小说家》需要在世界观逐渐清晰后,尽快发力。发力点,我想应该是奇观。
而奇观的核心,其实和原作一样,就是“虚实”。
这虚实既可以通过人物解读来呈现,最近的物料看起来走的也是这个方向,同时也可以通过强化娱乐性来突显。
客观来说,《刺杀小说家》应该是春节档七部电影中,主题和风格最严肃的那一个,所以,向观众强调电影的娱乐性一面,是非常重要的。如果能结合虚实这个大主题,完成娱乐性的输出,营销的任务也就基本完成了。
剩下的,就可以交给口碑了。
我是影视人薛老师,了解更多影视资讯,鉴别渠道,了解更多《刺杀小说家》相关资讯可来联系薛老师VX:(13526876105),我会为您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意见,让你多一份安全保障